一、定义:
阻塞性睡眠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一般是指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不足,具体指成人于7小时的夜间睡眠时间内,至少有30次的呼吸暂停,每次呼吸暂停至少10秒以上;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大于等于4%,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5。
二、呼吸暂停分类:
1. 阻塞性睡眠时呼吸暂停
2.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3.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三、病因
(一)上呼吸道狭窄或阻塞,喉上方有三个部位容易发生狭窄及阻塞:
(1)鼻及鼻咽 (2)口咽及软腭 (3)舌根部 。
(二)鼾声原理:三者中常以咽部阻塞为主,当咽腔左右径与前后径狭小或舌根肥厚上抬使咽颊上下径变小,以致吸气时引起软腭下缘、咽鄂弓及悬雍垂急速震颤而发出鼾声。
(三)临床所见:
1、鼻部:
(1)前鼻孔、鼻咽部狭窄或闭锁;
(2)鼻中隔偏曲
(3)鼻息肉
(4)肥厚性鼻炎
(5)鼻咽鼻腔肿瘤
2、咽部:
(1)腺样体或扁桃体肥大
(2)颌骨畸形
(3)喉骨软化
(4)颈椎畸形
3.肥胖:
(1)舌体肥厚
(2)肺的体积明显减小,从而产生肥胖性换气不足综合征。
4.脂代谢紊乱:血脂高
5.老年期组织松弛,肌张力减退,导致咽壁松弛、塌陷而内移引起鼾症
6.遗传因素
四、病理生理:
睡眠呼吸暂停频繁发作,导致动脉血氧压下降,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PH值下降,发生呼吸性酸中毒,出现气促、发绀、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发生呼吸骤停,鼾症发作时,缺氧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血液回流量及心输出量增加。肺循环及体循环压力上升,肺动脉压升高使右心负担加重,全身动脉压升高,加重左心负担,长期心脏负担过重导致心力衰竭。
鼾症发作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刺激肾上腺髓质大量释放儿茶酚胺,使血压升高,心跳加的快,甚至出现心律紊乱,如心动过缓,心脏停搏等。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此外,缺氧引起的脑损害可导致病人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等。
五、症状:
病人高调鼾声,常常影响他人休息。多数病人未察觉本人睡眠时有打鼾和呼吸暂停,往往首先被同居室的人观察到。打鼾与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有时病人憋醒后常感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夜间不能安静入睡、躁动、多梦、呼吸暂停、遗尿、阳痿等症状。
由于夜间睡眠质量不好,病人白天常出现晨起头痛,倦怠、过度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行为怪异。病程长的可并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肺功能衰竭等。
六、检查
1.鼻内窥镜检查
2.喉镜检查
3.多导睡眠监测检查
4.鼻窦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