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浅谈耳石症
时间:2021-07-06 浏览数:2909 字体:

提到耳石症,大家可能感觉很陌生,但是它的发病率是极高的。目前认为耳石症是引起短暂性眩晕发作的最常见疾病,占外周前庭疾病的20~40%,占老年人群的9%,在人群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0.7~64。有些人认为耳石症,可能类似于肾结石,胆结石就是耳结石了;也有些人认为耳石症就是耳朵里有耵聍了,取出来就好啦,这些理解都是不对的。


我们所说的耳石症是俗名,其正式的名称是良性位置性阵发性眩晕。下面讲一下它的发病机制。我们的耳朵除了外耳(包括能看到的耳廓和触到的外耳道),中耳(听小骨存在其中),还包括内耳。内耳由耳蜗、前庭、半规管组成,耳蜗负责听觉,前庭和半规管负责平衡觉。其中前庭内包含椭圆囊和球囊,其内有平衡觉感受器,即囊斑。囊斑表面有一层耳石膜,耳石膜上粘附着许多碳酸钙样的结晶,即为耳石,也就是引起耳石症的“元凶”。但是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的内淋巴液里游荡,如果恰巧掉入半规管就会导致我们所说的耳石症。当人体头位变化时,掉入半规管的耳石随着头位变化在重力作用下在半规管内滚动,带动半规管内淋巴液的流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产生运动错觉导致眩晕。

耳石症在成年以后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发于中年人,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约3.5-4:1。该病发病突然,最大的特点是发病症状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最常见的症状是患者在起床、平躺或左右侧翻身时出现发作性眩晕(天旋地转),眩晕持续数秒(一般不超过1分钟),可伴恶心及呕吐。患者可因恐惧头位或体位变化诱发眩晕而出现强迫头位或体位,甚至长期卧床。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除了发作性眩晕,患者还可以伴有头晕,头胀或长时间的头重脚轻及漂浮感。该病一般无听力障碍、耳鸣等症状,也无中枢神经症状及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