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四周很安静,耳朵里却嗡嗡的响个不停,好像不知疲倦,严重的影响了休息,也影响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耳鸣真是让人抓心挠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耳鸣,是在外界无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患者自觉耳内有响声的一种主观感觉,为听觉机能紊乱所致,易受疲劳、休息、睡眠、情绪、月经、噪声、变态反应以及头部血循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甚至一些食物和饮料都可以成为影响或触发耳鸣的因素。耳鸣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中所伴随的一种症状。
很多人以为耳鸣只是耳畔的嗡嗡声、蝉鸣声,不会有什么大的危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长时间的耳鸣,将会使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受到严重困扰。耳鸣可导致患者头昏脑胀、心烦意乱、情绪急躁、过分忧虑,严重干扰患者入睡,因此导致顽固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发展,不及时治疗,严重者会导致耳聋,临床因耳鸣不及时治疗导致耳聋的患者屡见不鲜。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全身性疾病和耳局部病变均会导致,专家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耳局部情况和相关的检查来做出诊断并针对性治疗,要做到辨病和辨证相结合,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耳鸣并非全由肾虚引起
不少人认为耳鸣是肾虚引起的,其实不然。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对耳鸣就有认识,历代医家对耳鸣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有虚实两端,实证者,如风热外袭、肝火上扰、痰瘀内阻等,多因外感邪气或脏腑实火上扰或痰瘀阻滞耳窍所致;虚证者,多为脏腑虚损所致,如脾气虚弱、心血不足、肾精不足、肾元亏损等,其中主要是脾虚和肾虚,清窍失养而致耳鸣,也就是说,耳鸣与心、肝、脾、肺、肾均有关,非独肾也。
中医认为:耳为肾窍,肾开窍于耳,肾与耳有较密切的相关性,所以很多人一出现耳鸣不论病程长短、病情的轻重缓急、发病的原因等等,不分缘由动辄从肾论治,总以六味地黄补肾为主,但见效只十之一二。耳虽为肾窍,但临床治疗耳鸣不能仅仅责之于肾,应从心、肝、脾、肺、肾多方论治。在中医看来,“耳者宗脉之所聚”,耳鸣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功能状况十分密切,并不仅仅局限于肾,因此治疗时也离不开对全身脏腑经络的调节。
另外还可以从耳鸣的音量及音调来辨别虚实,一般来说,音量大者既可为实也可为虚,音量小者多为虚,音调高亢者多为实,音调低沉者多为虚,拒纳外来噪音,耳鸣常与噪音产生共鸣者多为实证,接受外来噪音,即在噪音环境下耳鸣减轻或消失者多为虚证。
具体来说,导致耳鸣的疾病有以下几类:
1、全身性疾病
当肾病、肝胆疾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导致全身功能紊乱时,常会出现耳鸣的症状。此外,有资料表明,耳鸣可能是冠心病的先兆,因为耳蜗缺血缺氧的耐受性比心肌更为敏感,耳鸣可作为早期心脏病的重要标志,因此,一个原来没有耳鸣症状的中老年人,在近期内突然出现耳鸣,应及时检查血压、血脂及心电图,以明确是否患有隐性心脏病,有些人原有耳鸣症状,但近期突然耳鸣加重,也应该及时检查心脏。
2、身体虚弱
常由于血管张力不足、局部供血差引起,中医认为是肾虚或气血虚弱等所致。如属肝肾阴虚者,平时有头晕目眩、失眠、腰酸舌质偏红等症状,如属肾阳不足者平时有腰冷肢软、夜尿较多、舌质偏淡等。
3、神经衰弱
常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等症状,这种耳鸣还与忧郁有关,调节情绪可使之好转。
4、耳部疾患
患者多有耳病史,耳鸣夜晚加重。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音性耳鸣和感音神经性耳鸣,当外耳有耵聍、异物、炎症肿胀发生阻塞,鼓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积液、鼓室硬化症等均可发生传音性耳鸣。耳的感音部位是内耳耳蜗,如发生内耳震荡、水肿、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耳蜗产生耳鸣。这种耳鸣多为感音神经性耳鸣。
5、颈部疾患
颈部肿瘤或其它颈部疾病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受压侧耳鸣。耳鸣的特点为持续性低音调,随体位变化,耳鸣的程度可有变化。
6、药物中毒损伤内耳神经
大剂量奎宁、氯奎等药物,可引起剧烈耳鸣。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对听神经及前庭神经均有损害,可出现耳鸣,若不及时停药,可发展成耳聋,并难以恢复。
耳聋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造成单耳或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严重者可致全聋。耳鸣与耳聋二者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并存,一般说来,长期耳鸣会导致耳聋,即所谓“鸣者,聋之初,聋者,乃鸣之渐”。
其实耳鸣、耳聋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关键一定是要找到“源头”,然后对症下药。当然,耳鸣患者的日常预防和保健更为重要,避免噪声刺激,减少使用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