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看似只是耳部的局部疾病,可一旦病情发展,它会给患者带来颇为沉重的医疗负担。
起初,患者可能只是察觉到耳部有些许不适,如轻微闷胀、听力稍有下降等,这时可能只是简单地去门诊就诊,做一些基础的耳部检查,花费相对较少。但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随着中耳积液增多、炎症加重,就需要更频繁地复诊,可能会增加如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等专业检查项目的次数,每次检查都需要支付相应费用。
药物治疗方面,随着病情复杂程度提高,可能从最初的单一用药,逐步变为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促排液药物等,药物费用不断累积。而且这些药物使用时长可能较长,对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若发展到需要手术干预的程度,比如进行鼓膜穿刺术、鼓膜切开术或者置管术等,手术费用本身就较高,再加上术前的各项准备检查、术后的护理以及复查等费用,整体医疗花费会大幅上升。
同时,因为需要多次前往医院,还会产生交通、请假等间接成本,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经济成本,都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压力,凸显出及时治疗、控制病情的重要性,避免医疗负担不断加重。